周边城市 关注微信

广东服装圈

曾经的全球“零售之王”,日本百货业在疫情后时代面临重大挑战

[复制链接]

2022-5-1 16:57:00 1880 0

不识人间山河 发表于 2022-5-1 16:57:00 |阅读模式

不识人间山河 楼主

2022-5-1 16:57:00

如往年的8月底一样,高岛屋日本桥店(Takashim Nihombashi)在一楼女装层摆上各式夏装,以及显眼的红底黄字 sale 标识牌,销售人员整装待发,唯一的差别是:没有顾客。  

往常,高岛屋日本桥店的年中促销活动期间,能够吸引成群的消费者结伴而来,但鉴于日本疫情反复,且仍未向海外游客开放,实体零售商即便有心招揽顾客上门消费,也没有太大的成效。今年7月,高岛屋日本桥店的销售额同比下滑18%,而这往往是一年中该门店最忙的几个月之一。  

瑞士信贷证券(Crit Suisse Securities)的日本分析师 Takahiro Kazahaya 直言:“百货店已经成为一个消费者不想去的地方。”  

全球范围内,传统百货原本就一直在遭受电商的冲击,疫情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早些时候,美国奢侈品百货集团 Neiman Marcus、老牌连锁百货 J.C.Penney 相继申请了破产保护。(详见《华丽志》:美国奢侈品百货集团 Neiman Marcus 正式申请破产保护、118年历史的美国老牌百货 J.C.Penney 申请破产保护)  

日本的百货店素有全球“零售之王”之称,亦被认为较其它国家的零售商有更强的生存力——一来是日本的电商普及率尚低,二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但疫情的出现,直接让这两个优势,成为日本百货行业传统商业模式的最大痛点。  

   
过度依赖海外游客购物

日本百货行业对旅游业的依赖颇重,部分百货店3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游客。  

疫情对日本百货店的第一波冲击在今年年初。从1月27日开始,中国大陆禁止旅行团出游,此外,中国香港和台湾、韩国等亚洲地区的赴日游客数量也大幅减少。随后,日本加强了对入境游客的审查,直至禁止海外游客入境。  

日本百货店协会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91家百货门店的免税销售额同比下滑65%至110.2亿日元,免税消费人数同比减少68.3%至13.4万人。  

3月份,90家百货门店的免税销售额同比下滑85.7%至47.5亿日元,免税消费人数同比减少93.4%至3万人。  

更大的冲击则是在4月8日之后,日本本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要求百货店及企业临时关闭,以确保居民的安全,这一轮的封锁时间超过了一个月。  

日本最大的百货店零售商三越伊势丹(Isetan Mitsukoshi Holdings)此前表示,2020年4~6月的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46.7%至1316亿日元,净亏损305亿日元(去年同时段为净利润61亿日元)。集团指出,因疫情导致的非经常性损失达到了122亿日元。  

而日本五大百货巨头中的另外四家:高岛屋、J. Front Retailing、Sogo&Seibu、Matsuya(松屋)在3~5月期间,均出现了经营亏损。  

   

尽管目前日本的百货店已经重新开门营业,但高岛屋表示,整个行业“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疫情令日本消费者行为发生改变

Takahiro Kazahaya 也指出,消费者行为有了不小的改变,过去,消费者习惯坐新干线去市中心的百货店消费,花几个小时在商场中走走逛逛,现在则是自己开车去离家近的商店,买完需要的东西就走。“这是疫情时代消费者行为的新常态,落址市中心、车站附近的百货店不再有特别的优势。”  

5月底,日本政府解除了紧急状态,百货店恢复日常经营,但整体业绩并未快速反弹。日本百货店协会数据显示,6月,日本全国百货门店的销售额同比下滑19%至3829亿日元,大城市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滑了22%,非城市地区百货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1.3%。  

而近来的第二波疫情——东京和大阪的单日确诊人数创新高,或导致百货行业的复苏进一步推迟。  
加快数字化进程能否扭转百货业颓势?

实体零售商备受煎熬的同时,电商平台则借助疫情导致的全民居家生活这一形势,卯足了劲往前冲。亚马逊日本(Amazon Japan)总裁 Jasper Cheung 曾表示:“尽管我们不会披露销售数据,但顾客使用亚马逊的频率显著提升,需求远高于日常量峰值,比如说年终购物季。”  

日本时尚电商巨头 Zozo 则在7月31日表示,预计2021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公司首席执行官 Kotaro Sawada 表示,疫情期间,公司线上业务表现“强劲”。  

全面电商化的趋势之下,百货店运营商也在加速数字化步伐:  


   

   

         

         
  • 三越伊势丹希望,通过提高线上 SKU,推动本财年线上销售额增长至300亿日元(上一财年为250亿日元);  
      
         
  • 高岛屋表示,第一季度(3~5月)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9%,主要集中在食品和美妆品类,公司希望“能进一步加强”线上业务;  
      
       



   

相比之下,三越伊势丹集团的线上销售额仅为2%。该集团指出,由于合作的多是高端品牌,后者更倾向于打造自有电商渠道,以至于集团在推广自有电商渠道时困难重重。  

但业内人士指出,即便百货店能提高线上销售额,电商也并不是“灵丹妙药”。Takahiro Kazahaya 指出:“百货店应该扪心自问,加强电商渠道真的能成为一项增长战略么?”  

Takahiro Kazahaya 认为,美国百货巨头梅西百货(Macy’s)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9年,电商渠道贡献了25%的销售额,但公司还是在今年2月宣布关闭125家门店,裁员2000人。”  

《华丽志》今年6月底的报道显示,为了应对疫情冲击,节约运营开支,梅西百货宣布计划裁员约3900人。(详见:梅西百货裁员3900人,预计本财年可节约成本3.65亿美元)  

Takahiro Kazahaya 指出,百货店最吸引人的一点,在于集合了大量的高品质商品。“他们(百货店)应该专注于加强这一优势。”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Ritsumeikan University)的教授 Shin Ikeda 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即便百货店加强了电商业务,还是比不过亚马逊。”  
日本百货业急需改进效率和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指出,日本百货店急需改进的地方,在于自身运营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与美国百货店相比,日本百货店运营商更加依赖租金。这意味着日本的百货运营商不用承担太多库存风险,但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商品售价。Jefferies Japan 分析师 Mike Allen 则指出,“如果仔细研究租户和百货店的整个成本构成,就会发现它的劳工效率特别低,而这种低效率导致的商品价格上涨,会赶走顾客。”  

此外,改变传统的楼层和商品布局,亦是百货店运营商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的日本百货店销售额主要来自服装品类,但日本百货店协会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服装销售额减少了1万亿日元。  

Mike Allen 认为,百货店运营商的选择之一,是将更多的空间租给 Nitori、母公司迅销集团(Fast Retailing)这样的大型专卖店运营商。例如,今年2月,日本家电零售巨头 Bic Camera 在日本最高端的百货店之一——三越日本桥店(Nihombashi Mitsukoshi),开设了一家门店。  

Mike Allen 指出,除去疫情的影响,电商并不能完全取代实体百货店,“百货店并不能被完全替代,问题在于人们到底有多需要它,以及它能有多高的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