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C&H服装厂正在繁忙运转,约400名卢旺达工人在1500平方米的厂房内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他们裁剪布料、缝纫服装、检验成品……这是4月30日上午记者采访时看到的生动场景。
卢旺达军队、警察和移民局等单位的制服以及学校校服,很多都来自这家由中国人于2015年开办的工厂。此外,这家工厂还生产安全警示服和时装等。
卢旺达政府当前正推动“卢旺达制造”计划,旨在提升本国制造业产量和质量,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并增加出口。在当地人看来,C&H服装厂为卢旺达发展本国制造业作出了贡献。
厂长安雅雯说:“在我们来之前,卢旺达没有真正有规模的服装厂,只有小作坊,它们生产能力有限,只能生产小规模订单。”据她介绍,C&H目前共有1200名工人,全部为卢旺达人。眼前这间厂房是工厂最早的厂房,由于订单量增加,工厂去年在附近建了一间新厂房,并已逐步开始生产。老厂房有5条生产线,新厂房计划建设16条生产线。款式简单的服装每条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1000多件。
安雅雯说,工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这里的工人到厂前都不太了解服装制作,现在经过工厂培训已经能够自己制作服装。”她说。
工厂刚成立时招聘了200名工人,安雅雯和工厂聘请的两位肯尼亚技术员买了十几个货柜的布料,从零开始手把手教他们制作服装。现在,工人能够制作很多款式的服装,工厂培养的卢旺达组长可以根据款式自己制定工艺流程、安排工序和生产人数。此外,工厂正培训36名卢旺达人学习绣花,已经培训了两年,计划将绣花技能应用到服装制作中。
今年1月,工厂一名卢旺达市场经理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厂。他没有技术人员,工厂为他支援了、裁剪主管和机修人员等技术人员。
工厂人事经理埃里克松·恩达吉吉马纳说:“这样现代化的(服装生产)方式在卢旺达是全新的,这个工厂对卢旺达很重要。”2015年进入工厂前,恩达吉吉马纳没有任何服装制作的知识。在工厂培养下,他从辅工、生产控制员一步步成长为工厂高层管理人员。
对于“卢旺达制造”来说,中国人开办的C&H服装厂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为卢旺达人生产了很多款式的服装,而且帮助卢旺达人获得制作和生产服装的技能。恩达吉吉马纳说:“我们将继续教更多的卢旺达人生产服装。”
28日从厦门海关获悉,4月24日,在海关总署缉私局、中国海警局的统一部署下,厦门海关联合福建省海警总队开展陆海联动,成功查获一起海上偷运走私“洋垃圾”案件,阻止一批废纺织原料流入国内。
海关人士介绍,此次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查扣废纺织原料约500吨、走私运输船舶1艘,打掉一个海上偷运走私“洋垃圾”团伙。这是海关、海警开展海上综合执法、联勤联动的又一成功案例。
经海关情报研判,今年4月8日,犯罪嫌疑人蔡某华纠集蔡某勇等人,利用“骏川168”号船舶从福建连江海域出发前往境外装运废纺织原料,准备伺机选择海上运输路线和靠泊点走私入境。获此情报后,厦门海关立即通报福建省海警总队,迅速成立联合指挥部,对该团伙活动情况进行严密监控,择机开展收网行动。
4月24日,在精确锁定目标船舶和主要目标嫌疑人后,厦门海关和福建海警总队,在福州海关的配合下,同步在福建石狮、福鼎、连江等地开展陆海联动,海警35104舰在福鼎海域成功缉获走私运输船舶“骏川168”号和涉案货物,主要目标嫌疑人全部落网。
经查,该批废纺织原料外观为不规则条状布头,有些为废旧内衣面料,均未经过海关检疫检测。为逃避打击,该团伙随船携带印有“MEINCHINA”(即:中国制造)字样包装袋前往境外,对废纺织原料重新封装,意图通过境内包装袋进行伪装,伺机走私入境。经审讯,走私团伙将废纺织原料走私入境后,拟通过国内“文创”市场加工销售,制作成手工艺品等销售,将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废纺织原料被列为禁止进口的24种固体废物之一。
来源:新华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