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90后、95后”日益成为消费主力,服饰消费也呈现出年轻化与个性化的特点,而潮品牌正好填补了当前市场的这一空白,并开始成为服饰企业争强的下一个增长点。在这方面,闽派服饰如、斯得雅、卡宾、七匹狼等皆有所动作,并开始积极布局。
服企纷纷发力潮品牌
当前“90、95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很多消费者经历了从单个品牌购物到集成店、“快时尚”门店的演变,他们更习惯于在城市综合体享受购物的过程。这类消费群体已经跳出原有品牌需求的定势,更崇尚时尚、个性、新潮与迥异。
对此,董事长洪少培说:“我们在很多年前就布局新品牌了,比如说WEWE。”如果说金苑主攻职业装,那么WEWE就是偏向欧美风的潮装,紧跟欧美时尚。对此,斯得雅也有同感,早在很多年前,斯得雅董事长许文煜就认识到这个问题,随着“90、95后”成为消费主力,他们中间更多人会选择更年轻的品牌,许文煜认为:“这部分消费者已经离开了过去既要便宜、又要好货的消费阶段,只要是真正喜欢的产品,很多时候无关乎价格,他们更看重品牌和品质感。”
除了和斯得雅,作为设计师品牌,卡宾也一直在走潮品的路线。“选购我们产品的多数是崇尚时尚、品质生活的小年轻,很多还是女朋友帮男朋友挑选的。”卡宾董事长杨紫明认为,卡宾现有的四个子品牌还不能满足日益细分的消费者群体,接下来会加推一些更潮的产品或品牌。
近年来,后起之秀的后街男孩和异形等服装品牌也以“型男装”自居。在后街男孩以及异形男装的合作伙伴名单中,很多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依托这些年轻人对时尚的理解以及对当地潮流情况的了解,企业负责人可以很容易掌握所在区域的人物画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发和推广。
服饰细分市场现蓝海
目前,“潮牌”并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和范围,但是业界人士认为,能成为“潮牌”的品牌大多都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年轻化,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不论服装设计本身,还是定价策略和营销策略,都在努力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和承受能力。二是个性化,潮品牌通常带有极强的个人色彩,每个品牌背后都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创始人中有很多设计师、模特、歌手、摄影师、演员等,这些人在创立品牌之前往往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分析人士陈佑成博士指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时尚的观念也在升级,对于服装鞋子的购买需求已经从功能消费走向符号消费。在符号消费的阶段,消费者会更看重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身份。对于经济购买水平较低、但自我表达欲望很强的年轻人来说,有风格且价钱不太高的潮品牌,就成了获取身份认同的最佳方式。
正因为如此,不仅新兴的服饰企业发力“潮牌”,老牌闽派服饰企业也在积极向潮流靠拢。2016年,根源于法国的年轻时尚品牌16N加入了七匹狼时尚产业投资服务集团,该品牌将“服装是精神自由的表达”充分体现在产品中,成为七匹狼时尚产业的重要潮品牌。而不久前,七匹狼旗下意大利潮牌WOLF TOTEM米兰大秀,也再次点燃了中国服饰品牌对潮流高地的争夺战。
对此,淘宝网旗下时尚平台iFashion发布的《2017网络时尚消费趋势报告》也指出,在潮牌兴起之前,以年轻男性为目标群体的服装细分市场还处于蓝海状态,品牌非常有限,无法满足时尚意识逐渐觉醒的年轻男性。“潮牌”兴起后,恰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不仅种类多元,在设计上也更注重展现个性和与时俱进。而对服饰企业来说,树立一个和亚文化相关的定位,或许比树立一个“性价比高”的快时尚定位更有长期优势。
业界人士表示,当前物质的丰富、文化的多元、传播的个性化等都在鼓励年轻人思考和追求更加独特性的生活方式。作为直面时尚产业的服饰品牌,他们无法忽视潮流品牌开放、多元、不羁、狂野、反权威的精神本色。也有业界人士认为,“潮人”可能是“绅士”的前一个阶段,有一大部分人或许会终生引此为傲,可以预见,中国潮流文化市场的争夺战才刚刚打响。
来源:泉州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