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特朗普的最新行为虽然称不上是绝对意义上的“贸易战”,但其透露出的信号,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特朗普终于签下行政令,责成美国贸易代表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也就是终于挥舞起了媒体口中的“301大棒”。其理由,是“中国企业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迫使美国企业技术转让”。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是否会向中国发起贸易战”的话题,世界媒体都相当关注。这次特朗普的最新行为虽然称不上是绝对意义上的“贸易战”,但其透露出的信号,依然值得我们重视。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外交部和商务部连续回应此事、并警告和敦促美方不要贸然行事的原因。
法案
所谓“301大棒”,指的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这个条款之所以被称为“大棒”,是因为其规定,让美国有了可以拿来做贸易“武器”的可能。
这一条款怎么规定的呢?“当美国单方认定贸易不合理时”,美国就可以启动调查和谈判,一旦谈判结果不遂己意,就可以祭出贸易上的报复性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中止贸易协定、投资壁垒、取消免税待遇、惩罚性关税等。
注意,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单边”。只要美国认定别国的某些贸易行为“不合理”、“不合法”、“不公正”,就可以启动这种调查,以强迫对手国改变其贸易做法、法律法规等。
如名字所示的那样,这一法条是在1974年制定的。在后续的修订中,还出现了“超级301条款”和“特殊301条款”,前者针对贸易自由化,后者则针对知识产权保护。
40年来,美国使用这一工具最频繁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加入WTO之前,美国曾于1991年、1994年、1996年三次对中国发起“特别301调查”;入世之后的2010年,美国也曾对中国新能源发起301调查。
影响当然很大。比如2010年那次,最终中国同意停止对使用国产零部件的风电企业提供补贴;1989年对日本启动的特殊301调查,迫使日本开放计算机、卫星、林产品市场;90年代的三次调查,则也让中国先后修订了《专利法》、《商标法》,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知识产权保法律法规。
事实上,加入WTO之后,由于有WTO的裁判机制,美国301条款这种带有强烈单边主义色彩的机制已经很少使用。2004年和2007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两次拒绝了国内组织团体对中国申请301调查的提议。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没有一直盯着中国。自1989年美国首次发布《特别301报告》以来到现在,中国已经28次被列出了这一报告中的“优先观察名单”——“老大哥一直在看着你”。
那么,这一次美国的举动,到底意味着什么?
退路
特朗普点名让启动调查的,是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总统的要求是,“就是否需要启动关于知识产权的特殊301条款进行调查”。也就是说,先去调查调查,看需不需要对中国启动这个条款。
而一旦莱特希泽决定“需要启动”301条款,并且6个月内完成调查结果的认定,则不需要总统和国会批准,30天内就可以自动执行贸易报复措施。
这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是一位典型的单边主义者。他曾参与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摩托车、钢铁等产品提高关税和实行进口配额限制的贸易战,从而迫使日本将部分汽车产业生产线迁至美国;近年来,他则多次批评中国通过“操纵贸易”、使制造业的工作机会流入中国。
在签署行政备忘录的仪式上,特朗普言之凿凿:“我们要保障我们的专利、版权、商标、商业机密和其他知识资产。这事关我们的安全和财富”;“我想告诉你,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的职责是保护美国工人的权益”。
但这个“备忘录”,或许本身就是特朗普给自己留下的一条退路。
为什么这么说?
备忘录不是总统令。总统令属于正式文件,要交由联邦公报发行公布,联邦档案馆保存,并且拥有一个单独的编号,以便后人检视总统令的执行效果。例如,特朗普此前下达研究如何放松监管和研究如何废除“奥巴马医保法”的命令时,签署的均为总统令。
相比之下,备忘录就随便很多。莱特希泽拿着虽然也一样可以当令箭使,但是法律没有要求总统公布备忘录的具体内容,联邦档案馆没有存档,时间久了如果他不提,可能也就没人记得去追究到底执行的如何。总统令由于有案可循,日后可以作为先例来引用,而备忘录在这方面的效力就远不如总统令,不容易对日后类似的案例产生影响。仅此一个细节,就足以看出特朗普商人的精明。
而与此前高调抨击对华贸易逆差相比,让贸易代表先去调查调查是否需要展开301条款调查,就如美国媒体形容的那样,是“为了调查而进行的调查”,这一举动本身已经具有相当落差。
为什么特朗普会这样精打细算?答案也不复杂:即使是嘴上高调如特朗普者,心里也很明白,如果中美真的打起贸易战,那绝对是双输的局面。
套路
按照特朗普此前行动的套路来看,其出牌的叫价意味明显。有美国媒体分析,这是用贸易手段来给中国施压,让中国在朝鲜问题上多发挥些作用。
且先不论这种事件关联度到底如何,这种措施真的能给中国施压吗?
我们都知道,中美商业和贸易已经呈现出高度相互依赖的特性。2016年,中美贸易额约6500亿美元,自1990年以来累积双边直接投资近3000亿美元。巨额的双边贸易和投资,培养了覆盖全球的供应链和企业合作关系的生态系统。
此前我们引用过,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研究显示,美国与101个国家之间都存在贸易逆差。更有研究发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中,大约40%是由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创造的,另有20%是其他在华经营的外资公司创造的。即便是出口创汇的外贸行业,中国企业的产品利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被美国企业拿走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90%的美资企业在中国实现了盈利。
事实上,这种调查也可能成为给中国的“助攻”。美国对中国使用“特别301条款”已经26年,但起到的作用呢?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仅没有受影响,还出现了奇迹般的增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列举数据称,论GDP,在美国对中国首次依据“特别301条款”发起查抄行动的1991年,美国的现价GDP是中国的14.86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实际GDP是中国的4.89倍;而到了2016年,这两个数字的差距已经缩小为1.63倍、0.87倍。
底牌
在善于谈判的特朗普那里,牌其实并不多了。
美国传统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份报告里曾表示,“美国对中国的优势在于美国能利用大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这样的优势在不断减少。”特朗普一上台,就废除了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TPP),减弱了通过日本等亚洲国家压制中国的能力;随后,紧接着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要求北约国家增加军费分担,得罪了欧盟各国。
唯一有希望拉拢的俄罗斯,则被美国国会通过的制裁法律激怒,驱逐了部分美国外交人员。这使得美国在对中国强硬的时候渐渐的缺乏底气。
所以,所谓的“单边制裁”中国,对于美国来说可能更多的是政治性选举口号。如果真的去实施这些措施引发贸易战,美国依赖从中国进口廉价商品保持生活水准的底层民众恐怕是将从特朗普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
更重要的是,美国反对的“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并不违反WTO的条例。如果美国厂商可以放弃中国市场,大可不必在意中国所谓强制技术转移的问题。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类似的做法。WTO并不禁止成员国在开放市场、对外国厂商提供国民待遇时附加一定的条件。例如印度要求在印度销售手机必须满足一定的国产化率等市场准入条件是发展中国家惯用的方式。
所以,这次到底是要来一次喊口号般的狂欢,对中国贸易开战,还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特朗普真的要好好考虑一下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来源:侠客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