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城市 关注微信

广东服装圈

快时尚品牌难以摆脱“廉价感”?繁荣背后危机渐显

[复制链接]

2022-4-30 14:51:30 669 0

紫色幽兰 发表于 2022-4-30 14:51:30 |阅读模式

紫色幽兰 楼主

2022-4-30 14:51:30

一个周末的下午,西单大悦城的H&M店铺中,一位30出头的女士逛了很久,最终还是走了。而一对年轻夫妇则不断发出衣服便宜的感叹,他们手中拎着满满的两个袋子。  

“繁荣的快时尚。”记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廉价=“廉价感”  

走进西单大悦城,这里的快时尚品牌(专题阅读)人山人海,无论是ZARA、H&M、MUJI还是,都挤满了人。ZARA在大悦城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从西单地铁广场来到大悦城的人都必须经过它的门口,它占据了一楼和二楼两个拐角处的黄金位置,H&M在大悦城也有整整三层大约1000平方米的面积。虽然位置显著,但这些快时尚品牌的产品,在暖光灯的照射下,依然显得有些廉价。被试过的服装散乱堆在衣架上,店内人来往穿梭,人声嘈杂,令人失去了购买欲望。  

“我觉得最近两年H&M衣服设计得越来越土了,好像地摊货。”一位正准备离去的女士说。“我也觉得这些衣服质量挺差的,穿不了两次就不想穿了。”旁边一位女士补充道:“Zara的牛仔裤洗两遍褪色、袖子穿几次就开线,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  

确实如此。在H&M随便拿起一件衣服,最先吸引你的是它标签上低廉的价格,但是马上就会有毛衣上起的球,露出来的线头,和掉了一颗的纽扣吸引你的注意。2015年,中消协公布的70款快时尚服装比较试验结果,合格率仅64%。2016年3月,ZARA因色牢度不符合国标、纤维含量不合格问题被监管部门两度点名。当时,有媒体统计,这已是ZARA自2006年入华以来第15次登上质量“黑榜”;而近年来,H&M更是多次因pH、色牢度、纤维成分含量、产品标识等方面不合格而曝出质量丑闻。  

尽管如此,很多追逐时尚的消费者并不介意。  

“我觉得这些衣服就是很廉价啊,买它也只是穿着好玩,穿一两次就不要了。”一位女士手里拿着好几件毛衣,风风火火地准备去排队试衣。  

“表面”的人气  

与试衣间排成的长龙不同,在购物处的队伍似乎没那么长,大部分人在试衣间试了好几件衣服以后,却一件也没有买。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衣服不好看,质量也不够好,跟不上消费者需求。”在H&M门店做过两年销售的Vanessa私下与记者说,有一次公司上市基本款,说经过调研认为中国消费者喜欢鲜艳颜色的,随后上了很多荧光色的T恤,结果可想而知。“中国消费者经过这些年的培育,无论眼光和需求都变了,喜欢快时尚的人不像以往那么多了。”  

而折扣促销模式也培育了一批“非折扣不买”的客人 — 既然产品也没好到“非买不可”的程度,那还不如打折捡漏。“这一点,ZARA做得相对好,速度快到按照日期上,最多陈列三周,卖不掉就会立刻下架更新。卖得好也不会补货,因为是额定数量的,卖完就上新款。另外,每个市场有特殊性,比如有些客人对折扣很不敏感,35岁以上的客人对店内活动不屑一顾,如果你的产品本身不能打动她们,那真是没辙了。”Vanessa说。  

当然,网购的发展让快时尚不再成为唯一的选择。“淘宝给中国人建立了一个新的价格体系,这个结果迫使很多驻扎在商场的品牌必须经过痛苦转变。”Vanessa说,消费者有了比价去处,曾经性价比很高的快时尚也被嫌弃“价高”。“当然更重要的是品质必须提升,应该从面料开始。”  

加上快时尚品牌的服务几乎等同为0,大部分时间都是顾客在自挑自逛,这点也让快时尚品牌流失了相当一部分重视服务的客户。  

“我不喜欢逛这些H&M、ZARA,人太多,买东西也没有目的性,要买什么衣服,要在衣服堆中找半天,久而久之我也就不来了。”一位消费者说。  

H&M的店员也向记者证实,今年的销量其实相比去年有所减少。  

快时尚吸引力到底还能维持多久?近日,H&M发布了2016财报,期间H&M的税前月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7%和10%,为近三年来最低。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露西·斯格尔曾经说过,快速满足、丢弃、再次消费的模式是“快速时装”业只重利润,投其所好,不计后果的体现,也令消费者毫无节制。但经历过“过度消费”的顾客自然会慢慢厌倦这种方式,市场会有自己的选择。  


   

来源:中国服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